按照市委统战部、市人社局《关于开展评选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奖〔201817号)文件要求, 开展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评选条件如下:

评选表彰应体现时代性、先进性、代表性,事迹要真实突出、社会公认、群众认可,体现统战工作特点优势,符合统战事业发展要求,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同时,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四个自信”,在全市统战系统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2.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勤政廉洁、民主务实、开拓创新、管理规范、纪律严明,有较强的凝聚力;干部队伍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爱岗敬业、作风扎实,有较强的战斗力。

3.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统战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国家和上海发展作出贡献。

1)主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围绕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造“四大品牌”等积极献智出力;围绕统一战线各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推动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2)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着力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较大贡献。

3)坚持把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工作,在凝聚人心、增进共识,引导所联系成员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方面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效。

4)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党外代表人士方面,出实招、出经验、出人物,在全市统战系统有示范带动作用。

5)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用心服务所联系的统战成员,在维护权益、排忧解难等方面积极作为,在引导鼓励统战成员发挥作用、岗位建功、奉献社会等方面成绩显著。

(二)先进个人评选条件

1.政治素质过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2.认真履职尽责。立足本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和成果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上海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作出重要成绩。

3.积极议政建言。深刻理解新型政党制度内涵,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职能,建言献策成果突出,为多党合作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遵守宪法法律。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中共党员还须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作风优良,清正廉洁。

5.道德品质高尚。带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6.综合素质过硬。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实践创新方面表现优秀,在团结引导、服务凝聚统战成员方面事迹突出。

经金山区委统战部部务会讨论研究,拟推荐续建(上海市金山区佛教协会会长、万寿寺方丈)为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个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18917-921日。如对公示对象有情况反映,可在公示期间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途径向金山区委统战部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57960925;联系地址:金山区卫零路809号(邮编200540);电子邮箱:zgjsqwtzb@163.com

 

中共金山区委统战部

2018917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佛学知识 > 因果报应 > 正文

行走,加入他们,看或者被看

发布者:了进  来源:万寿禅寺   时间:2014-08-22

 


 

    从珠江泳场这头,沿江往广州大桥方向,是我最喜欢的散步路线。
 
    下午的时候,有时能看见斗风筝的中年男人。
 
    放的是一种小方块的风筝,醒目的橙色或红色。几个风筝在天上靠得很近。应该是正在缠斗。我看不大懂,只知道,从小时候放风筝的经验来看,风筝靠这么近很危险。一会儿,就看见有风筝跌了下来。岸边有人平静地收了风筝,从他黝黑的脸上,看不出什么。
 
    岸边坐着几个男人。他们都坐在自己带的凳子上,手上拿着一个线轴。比较特别的是他们都穿着一条半长裤,大腿上都缝制了一条特别的布条。也许是砂布,或者是皮革?我看不大明白,只知道这是为了耐磨和增加阻力。他们拿着线轴在腿上搓动,就能快速地收线放线。
 
    再往前走的那一小块地方,经常聚集一些遛狗的人。大狗小狗都有,品种不一。爱狗的人在这儿相聚聊天。他们的狗也正好嬉戏玩耍。
 
    再向前就快到中大码头了。接近黄昏,这儿的人就更多了。
 
    旁边那一排夹竹桃长得浓密繁盛,花朵艳丽。在树丛旁边,常有几个练太极推手的人。他们低调地演练着,不想惹人注意。
 
    这跟十几米之外的世界截然不同。
 
    十几米之外就是中大北门广场,到了傍晚,这里会上演盛大的广场舞。我每次路过都会看看他们,觉得很有趣。
 
    广场上通常都有四至五队队伍,把广场占满了。这四五支团队,各不相同,年龄不同,跳的舞蹈也不同。
 
    最靠西的一队,是一群比较年轻的女人。以三十来岁的为主,二十多岁和四十岁的也有。她们腰胯上都系着许多小亮片,像小铃铛一样,一动便哗啦啦地响。随意一些的人把小亮片围在牛仔裤外,正规的还会穿上长裙,挂上亮片,看起来就别有风情了。她们主要跳肚皮舞之类舞蹈,扭腰送胯,力争跳得婀娜多姿。我见过旁边偶尔还有等她们的男人,可能是男朋友或者老公,打着呵欠,并未欣赏她们的舞姿,只是等待结束后回家。我猜测她们中有不少是全职在家的妇女。全职在家的年轻女人,没有小孩拖累,又担心沦为“黄脸婆”,就花很多时间来练习舞蹈,增加个人魅力。
 
    如果时间尚早,人来得还不整齐,便会有一两人的单独表演。估计算是她们的“台柱”或“领舞”。会跳得更复杂,难度更高一些。有的跳得很好,仿佛在舞台上的感觉。
 
    这种情况会吸引许多人围观。那些游客、散步的人,常就停留在这儿不动了。从围观的女人脸上,常能看到钦羡。有的还展开双手,怯怯地模仿几下。经常能看到外地游客对着跳舞的女人举起长长短短的镜头。
 
    旁边的一队就没有这种被围观的待遇。她们年纪大好些。估计是正式退休的年龄,五十以上。她们统一穿蓝衣白裤或红衣黑裤。放的音乐都是中国式的 “民歌”,跳的都是“民族舞”。领舞的两三人站在中大广场的台阶上,比下面的人要高一大截。
 
    再过去的一队,占据广场正中的,是一群五、六十岁的女人。她们的音响总是放到震耳欲聋的程度,这也迫使旁边两队经常得提高声音,不然就被带跑了。于是声音就越放越大。这支团队,也有统一着装,主要是穿红衣白裤。放的歌都是红歌。实在太吵了。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都想加快步伐。但要加快步伐并不容易。这里是广场中心,几个方向的人群如流水一样,在这儿汇聚,形成了一个回水湾。
 
    中间还有一两支中老年的舞队,有男有女,挤在人群中间,不成气候。似乎一会儿就会被人流冲散了。在靠近江边栏杆的地方,偶尔还有一两个中年男子,想在这儿踩上几步“太空步”。但来往的行人很快就会占据他的舞台。
 
    最东面的是男女混杂的一支舞队。人员年轻。领舞的是一位气质阴柔的男子。他们跳现代舞,动作并不复杂。领舞就像健身厅里的教练一样,时不时地纠正队员。可惜他跳得很不好,估计并不是真正学过练过的。这一支另类特别的舞队,没坚持太久,就消失了。
 
    这块空地马上就被新的一支队伍占据了。她们跟最西边的那支相仿,年龄略大一些,三四十岁的样子。她们也在腰间系上一串亮片,大多穿专门用于表演的丝绒“喇叭裤”,她们跳“飞天”之类的仿西域的舞蹈。可惜这一支跳得不够好,不熟练,动作也不规范,就像是被西边那支队伍淘汰出来的。看到她们的舞蹈,就想到,西边那队估计有长期的排练,而且可能练习地点并不在这里。
 
    正因为最西边的那支队伍,让这里的广场舞跟人们印象中的广场舞不大一样。这里的广场舞已经算得上珠江一景,我曾在一辆旅游公交车上,看到电视上正播放珠江两岸游的宣传片,宣传片里就有她们的身影。
 
    虽然乐声震耳,人潮汹涌,广场上还有些别的项目,比如有的小贩挤在边上卖一些亮闪闪的小玩意,小孩们玩着肥皂泡。
 
    离开广场,继续沿江向东行,就看到小贩更多一些。白天有打汽球的,晚上就换成了套圈的。出租自行车、旱冰鞋的白天晚上都有。
 
    卖饮料和椰子的小贩不多,偶尔还会有城管站在旁边,低声地要求他们离开。
 
    只有一种生意让我觉得不安。白天在江边散步的时候,经常能看见钓鱼的人卖他们捕到的鲇鱼。是那种很大的黑色的鲇鱼,直接放在水泥路面。这种鲇鱼极其强健,哪怕没有水,又被南方的太阳直晒,也会挣扎着活很久。人来人往中,它就一直在水泥地面上无声地扭动。
 
    每次看到这种挣扎都让我想避开眼光,不知道最后这种大鱼会被谁买走。
 
    有个小贩让我哑然失笑。那是一个下午,在广州大桥下面的小广场边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守着一自行车的爆米花。应该是替父母在守吧。
 
    爆米花是封在一个个的纸杯里。我看见他偷偷地把一个纸杯的封装抠开,从下面掏出一些爆米花来吃,再把封装掩饰一下,放回他的车上。不知他父母回来会不会发现。
 
    入夏之后,沿江而行的人夜里比白天更多了。
 
    那种多人自行车,几人同骑着,洋洋得意地在人群中穿行。滑着旱冰的年轻人,会呼啸而过,在人群中做一些急刹、急转的动作,感觉甚好。
 
    无论早晚,都会有一些跑步的人。
 
    傍晚是孕妇和婴儿较多的时候。他们是走得最慢的。
 
    周末会比平时多不少年轻人。他们勾肩搭背地走着,很欢快,说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一望可知是工作了一周的工友,周末到江边逛逛,感受真正的城市生活。
 
    不同的人,都给江边的行人带来不同的节奏。散步的人,经常会停下来,望望江。
 
    江上游船来往,特别在夜里,五彩的霓虹把船身勾勒出不同的形状,还不住闪动,船上放出响亮的音乐,显出世俗的热闹。
 
    停下来的人,不少都喜欢倚着栏杆,拍一张自拍照,或打一个漫长倾诉电话。也有的人就着栏杆,做压腿练习。
 
    有一晚,我们散步折返回来时,经过江边一盏路灯,猛地听到倚着栏杆的人对着江水高唱着一首粤语歌。这是一位大约四五十岁的女人,衣衫有些陈旧。我看不到她的脸,只知道她唱得忘情,音色还相当不错。那是一首我没听过的歌,我猜也许是一部电视剧的插曲吧。她唱完歌,没有丝毫停留,提起脚下的一个编织袋,头也不回就走了。那编织袋里装满了废瓶子和旧纸板。
 
    我这才反应过来,她只是一位拾垃圾的女人,走到江边,高兴了就唱了一首歌。不伤感、不自恋,唱完就走,就像一个从我心目中的小说中走出的人。(西门媚/文)

 

(责任编辑:续建)

 

中国·上海·万寿寺

2005-2017 沪ICP备17001112号-1